家门口有“医”靠花都区人民医院举行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揭牌仪式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4-03
 4月1日,花都区人民医院举行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揭牌仪式,标志着医院学科建设迈入崭新阶段,为学科能力提升注入磅礴动力。  仪式中,医院肝胆胰疝外科主任马克强、泌尿外科主任习明分别代表消化病学科与肾病泌尿学科进行发言,回溯重点学科的建设历程,并就未来学科建设发展作出坚定承诺。  2016年,花都区人民医院整合肝胆胰疝外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以及肛肠科,正式组建消化病学科,并获批花都区消化病重点学科

  4月1日,花都区人民医院举行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揭牌仪式,标志着医院学科建设迈入崭新阶段,为学科能力提升注入磅礴动力。

  仪式中,医院肝胆胰疝外科主任马克强、泌尿外科主任习明分别代表消化病学科与肾病泌尿学科进行发言,回溯重点学科的建设历程,并就未来学科建设发展作出坚定承诺。

家门口有“医”靠花都区人民医院举行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揭牌仪式(图1)

  2016年,花都区人民医院整合肝胆胰疝外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以及肛肠科,正式组建消化病学科,并获批花都区消化病重点学科。2020年,成为花都区消化病诊疗中心;2022年,获批花都区人民医院第一批院内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24年,成功获批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2025-2027年)。

家门口有“医”靠花都区人民医院举行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揭牌仪式(图2)

  近年来,消化病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协同共进,成果显著。科研领域,立项数量与经费实现倍数增长。近3年发表SCI期刊论文28篇,其中最高影响因子达15.3,同时获国家专利授权25项,展现出强劲科研实力。人才队伍建设上,现有研究生导师5名,已培养超10名毕业研究生,为学科发展持续输送新生力量。

  消化病学科技术创新成果丰硕,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6项。其中,肝胆胰疝外科以腹腔镜和内镜微创手术为技术特色,微创手术占总手术量93%以上,在广州市地区微创手术占比排名第一。胃肠外科勇于创新,在国内率先探索单孔腹腔镜、自然腔道取标本技术,极大助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消化内科年诊疗服务超10万人次,内镜下诊疗每年近4万例,相关业务量在广州市内排名前列。

  肾病泌尿学科是花都区首个聚焦肾脏器官的综合学科,挂牌花都区肾病研究所。2013年成为医院首个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已顺利完成三周期建设任务,并于2024年再次获批(2025-2027年)建设立项。学科重点发展急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血管通路、血液净化、肾病微创技术及泌尿系统肿瘤六大方向。

  肾病泌尿学科拥有专业骨干队伍,梯队合理、技术实力强,能开展三甲医院肾脏病重点专科的全部技术项目,多项诊疗技术达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为肾病泌尿领域的医疗服务提供了坚实保障。开云注册下载

家门口有“医”靠花都区人民医院举行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揭牌仪式(图3)

  作为花都区血透质控中心,承担全区7家透析中心(4家公立医院+3家私营)的血液净化质控工作,拥有144张血透床位,是广州市区级医院中单体规模最大的血透机构。

  学科影响力逐年提升,2013年以来,肾病泌尿学科团队发表论文243篇,其中SCI期刊论文89篇,多次在国际会议交流分享。获国家专利授权56项,承担各级课题160余项,是医院唯一3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的学科,也是首个承接国际多中心研究项目的学科,彰显出强劲的科研实力。教学上,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已培养10余名研究生,为学科发展注入新活力。

  “学科建设是医院立足与发展的根本,是医教研协同共进的核心与关键。”花都区人民医院院长李旺林表示,此次揭牌仪式,不仅是医院学科建设历程中的里程碑,更是开启全新发展篇章的起点。

家门口有“医”靠花都区人民医院举行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揭牌仪式(图4)

  “2024年,我院成为全市唯一获得两个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立项的区级三甲综合医院,这无疑是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的有力表现。”李旺林介绍,下一步,医院将向着更高目标奋勇迈进,深耕学科建设,以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全院各专科发展,加速推进区域特色重点学科群建设,让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多百姓。

  展望未来,花都区人民医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重点学科内涵建设,全力打造优势学科集群,促进医疗技术水平与综合服务能力全方位提升。同时,充分发挥医疗集团牵头医院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紧密型医疗集团建设,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