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核医学在肿瘤、心脏病学、甲状腺、神经学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核医学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中国核医学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核医学可分为两类,即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或称实验核医学。
核医学又称原子医学。是指放射性同位素、由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在医疗上,放射性同位素及核辐射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在药学上,可以用于药物作用原理的研究、药物活性的测定、药物分析和药物的辐射消毒等方面。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诊断和治疗核药市场规模为22亿元,2021年已经增至30亿元,年复合增速达9%。2021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核药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更是达到21.64%。预计2025年中国核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3亿元,2030年预计达到260亿元。
PET-CT等显像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的治疗类核药的研发获批,推动了核医学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些技术进步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从而增加了核医学的市场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核医学在肿瘤诊疗、心肌显像、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发现和炎症组织显像诊断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核医学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2日,开云注册平台全国经营范围包含“核医学”的相关存续、在业企业共408家。这些企业中既有大型跨国公司如Novartis International AG、Siemens AG等,也有本土企业如中国同辐、东诚药业、远大医药等。
中国核医药行业呈现出双寡头领航的格局,即中国同辐和东诚药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此外,远大医药等企业也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目前市场上核医学产品种类较多,但国内放射性药物大部分为国外上市多年的仿制药品种,同质化较为严重。因此,创新药的研发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点之一。
国家对核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完善创新药物、疫苗、医疗器械等快速审评审批机制,加快了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这有助于推动核医学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国家对核医学行业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例如,国家原子能机构等8部门于2021年6月24日正式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医用同位素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此外,国家药监局也发布了相关政策,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放射性药品创新,并鼓励境外已上市原研放射性药品在我国境内进口注册。这些政策为核医学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核医学在肿瘤、心脏病学、甲状腺、神经学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核医学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例如,在肿瘤诊疗方面,核医学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更多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诊疗服务。同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发现和炎症组织显像诊断等方面,核医学也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核医学行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十分广阔。在政策支持、产业链完善、创新药研发加速以及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核医学行业将迎来更加快速、稳健的发展。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核医学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
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到2026年核技术应用产业年产值或达4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