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学专业毕业生数量和未就业率均呈上升趋势,名校医学生进入三甲医院工作的占比有所降低。
由于医疗教育的高门槛和长周期,医学生的从业成本较高,而收入回报相对滞后。03
然而,医学行业承载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后期可能获得的经济回报以及独特的成就感使这份职业具有不同的意义。04
对于医学学制的选择,八年制有其优势,但也伴随着学习压力大、科研与临床平衡难等问题。05
学生应综合自身学习能力、开云注册官网兴趣方向、职业规划以及家庭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谨慎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张雪峰的言论再掀波澜:“如果学医学,不是研究生学历,那就完蛋”“不管去哪(就业),一定要直接考虑八年制”。
这是张雪峰在直播中与一位河北家长的连麦对话,据这位家长介绍,自己的孩子特别想学医,且成绩有望达到一所非985学校八年制的分数标准,却因听闻医学生即使博士毕业也难以留任较好的医院而陷入纠结。
在听完家长的介绍后,张雪峰从就业难度、学历要求和学制选择等几个方面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即使是985院校毕业的医学博士,也很难在一些大城市中较好的医院留任。
这场直播的视频切片也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同观点的碰撞:有网友现身说法,认为张雪峰的观点过于绝对,称自己作为非985院校的医学生,也同样能够留在北京的医院。然而,也有网友认为张雪峰是站在精英教育的角度,其说法有一定道理。
那么,医学生的就业现状真如张雪峰所言,正变得愈发艰难吗?医学教育的高投入、长周期一定会带来相应的回报吗?八年制的医学学制一定是最优解吗?本期核真录参考行业调查报告、相关学校就业质量报告、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等数据信息,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对医学生的就业、收入、学制等情况进行呈现。
“每一个医学生都知道自己不卷就是死”,视频中,张雪峰一再渲染医学生就业环境的艰难。事实果线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8-2021年间,普通高校医学专业毕业人数逐年增多,中等职业学校医学专业毕业人数逐年减少。
但总体看来,医学专业毕业总人数从2018年的119万余人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余人,呈上升趋势[1]。
高门槛、长周期也成为医疗教育的显著特征。中国医师协会在2017年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约66%的医生觉得有必要提高从医门槛。从医“门槛”的提高,在教育层面往往表现为学历标准的升高和教育年限的增加[6]。
医学本科生选择读研深造的比例接近三成,在主要学科门类中位列前茅,且远高于各学科平均水平(17%左右)[2]。
此外,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扩招趋势也十分明显。从2018到2021年,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从每年约9.5万人增长到14万人左右,在研究生总招生数中的占比也攀升至12.11%。
根据2011年印发的《医院评审暂行办法》,我国医院等级自高至低依次分为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和二级乙等[14]。核真录分别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南京市梅山医院作为三甲、三乙和二甲医院的代表,对上述医院在2024年发布的招聘信息进行了可视化呈现,重点分析不同等级医院在招聘方面的最低学历要求。从各医院的招聘公示信息来看,
等级越高的医院对招聘人员的学历要求就越高,大专和本科学历的医学生几乎无法进入三甲医院。
,刚毕业进入医院工作的医学生,尤其是在规培期间,薪资待遇较低。《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医学专业本科生在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水平大致在5400元左右,开云注册官网在主要的学科门类中处于较低水平[2]。
经过漫长的医学教育和培训,医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具备执业资格、能够独立从事医疗工作的专业“医师”。而我们通常提到的“医生”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泛指从事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实习医生、见习医生等。清华大学于2021年发布了一项主要针对医师群体的调查报告——《医师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在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师群体中,
有超过一半的医师月收入少于7500元,月收入超过10000元的医师不足30%[8]。
。中国医师协会在2017年进行的调查显示,不同年龄组的医师在每周工作时间上差异显著。26到35岁组每周工作时间最长,平均工作52.43小时;56岁以上组每周工作时间最少,为47.70小时[6]。但无论年龄长幼,医师的工作时间均高于1995年《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中所规定的“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9]。医疗机构作为护佑生命的场所,每时每刻都需要应诊。清华大学发布的《2021中国医师调查报告》显示,所调查医院的医师日均接诊病人数量高达26人[8]。医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导致随时待命、加班加点成为工作的常态。
较高的工作量、较长的工作时间以及较低的起步薪资,无不引发其对医疗教育“性价比”的权衡和考量
在学医的“性价比”方面,门槛高和周期长是不可忽视的现实。医学生前期投入巨大,付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都相当高昂,回报的滞后性和较高的工作强度也使得医学生在做出职业选择时必须更加谨慎。然而,医学行业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后期可能获得的经济回报以及独特的成就感,使这份职业有着不同的意义。不能简单地评判学医“性价比”的高低
对于医学学制的选择,八年制有其优势,如培养周期相对较短、学位层次高,但也伴随着学习压力大、科研与临床平衡难等问题。传统学制和 “5 + 3” 一体化等学制同样各有优劣,学生应综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兴趣方向、职业规划以及家庭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谨慎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而非盲目听从单一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