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非洲鼓的節奏與孩童的笑聲在中非文化與經貿研學實踐基地共鳴,近日,“行走雨花·筑夢未來”青少年實踐教育品牌正式啟航。這不僅是年度60場實踐活動的開端,更標志著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關工委構建的“非遺傳承-國際理解-健康教育”三維育人體系進入規模化實施階段。
“咚—噠—咚!”在1萬平方米的中非研學基地內,50名“文化體驗官”正通過鼓點與非洲對話。異國風情陳列區、非洲鼓表演互動區、咖啡工坊體驗區構成的沉浸式場景,开云注册平台讓泰禹小學的同學們驚嘆:“原來世界這麼大,這樣豐富多彩!”
“我們設計的不是觀光式研學。”基地負責人唐柱指著34個國家館介紹,“每個環節都蘊含教育目標:鼓點訓練團隊協作,咖啡制作認知物產差異,貿易模擬培養規則意識——這才是跨文化教育的深層價值。”
在雨花非遺館,孩子們可體驗剪紙、皮影戲等非遺技藝,參與“非遺小傳人挑戰賽”,還可以通過AI繪圖工具設計非遺紋樣,再用湘繡、剪紙實現成品。
中非文化與經貿研學實踐基地的全年課程,圍繞“認識非洲—體驗非洲—走進中非合作”來設計。“用一包湖南辣椒粉換購埃塞俄比亞咖啡豆”的模擬貿易游戲,讓青少年化身商隊領袖,在實踐中體會國際貿易的復雜性與趣味性。
雨花健康教育館通過“健康實驗室”“科學運動挑戰”“健康小衛士”等極具趣味性和互動性的特色活動,提升青少年自我保健技能。健康教育館的“情緒魔鏡”前,孩子們正通過面部識別獲取情緒調控密碼。這種體驗式教學使青少年健康行為養成率提高35%。
雨花區關工委首創的“雙導師制”正在重構實踐教育生態,基地提供專業導師,學校配備學科銜接教師,確保每次活動都是“實踐導入-理論升華-行為轉化”的完整閉環。
當剪紙紋樣遇見非洲圖騰,當貿易合同邂逅健康食譜,雨花區“行走的課堂”正在証明:好的教育不僅僅在圍牆之內,更在文化相遇的“十字路口”。(廖楚舒 黎沙平 劉曉)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