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年到头靠打谷子卖庄稼过活的农民,带老汉去省城看次病难度只比西天取经,术前检查费用都能把积蓄花完,住院陪床租个折叠椅都心疼半天,治疗和后续康复花费就像无底洞一样把家底吸空把亲戚借遍,你看医疗价格就像洪水猛兽是翻不过的山。
你是在大城市打拼刚刚安了个温馨小家的白领中产,你陪媳妇儿去三甲医院建档,早上六点半出门到医院医院人头攒动排队得俩小时以上,生娃花了两三万结果孩子情况不太好进了NICU,一天几千上万的流水把头发都要愁白了,得亏有医保能报一大部分,但还是存款被咬掉一大半,攒首付买房大业又要往后推。你看医疗价格就啐一口医院真TM黑医生都是“白衣禽兽”。
你是穿拖鞋带念珠出门劳斯莱斯代步,花个早茶钱能请方圆百里内最顶尖的专科教授在国际门诊和你谈笑风生,出个在夜总会一晚上的消费就能在VIP病房享受国内顶级教授团队的悉心服务。你只会觉得岁月静好人间值得,顺带和教授勾肩搭背互换联系方式,回头和保险专员在谈下条款变动。
看知乎的多半是第二种情况,作为医保基本覆盖到的人群,医疗价格在承受范围内,但这钱花的肉疼,没有啥服务态度可言,花的心里不舒服——同样的价钱我去专柜买个gucci那些不可一世的柜姐还得躬身赔笑。
很多人都忘了,在我们连续几十年大跨步的经济发展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下,忘了我们仍是个医疗上的“穷国”。
看医疗支出,看医疗资源的绝对供给,我们绝对称不上富裕。2020,中国政府卫生支出只占GDP的6.39%,远低于高收入国家的13.3%、中高收入国家的11.5%、甚至中低收入国家(9.8%)和低收入国家(10%),只到世界平均水平(9.9%)的一半。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我国医疗卫生投入占GDP百分比在有统计的150个国家里,排名第123位。
光看医疗投入,很多人会感到不可思议:是怎样用如此少的投入解决世界上最多人口的看病问题,如何在极度压缩的预算下维持庞大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转?
靠定价低呗,靠医务人员劳动估值的人为压低呗——只要把单价做低,自然会有勤快的医生护士晚上八点之后多加一台手术,门诊少上厕所多看几个病人,靠肝靠辛勤工作养家糊口,同时病人也看上了病,就是等久点。
于是就出现了不同人群间很尖锐也很魔幻的认知矛盾:对老百姓来说,医疗费用是头上压着的一座大山,“看个小感冒”花几千,当然贵。
而对医务工作者来说,医疗技术劳动、服务的定价又显得太低了,“外科医生做台手术的酬劳不如理发师剪个头发”,“读了十几年书的医生看病挂号费不如动物园门票”(贺银成语),医疗价格感觉太低了。
第一:公立医院虽然没有定价权,但事实上是“自负盈亏”市场化程度非常深的事业单位,自1985年医改至今,公立医院的各个科室在收入分配上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小公司”,所谓「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
第二:在医疗建设时,长期以来采用「给政策不给钱」的策略,且监管松弛,于是乎:
当zf投入不足时,全社会医疗开销的总量最终会转移给个人、社会和医疗机构。
虽然,现阶段“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反映比较突出,但那都是“时代的阵痛,前景是美好滴未来是光明滴,相信在逐步的医疗改革下,咱们老百姓获得的医疗服务会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好。
另外,作为一名年轻小医生,我真心期待且盼望三明医改全面铺开:至少,在等级森严压榨现象严重的医院里,医生护士的阳光工资会大幅增长,至于那些对前浪来说妙不可言讳莫如深的灰色乃至更深颜色的收入嘛…反正跟我没关系,这钱都绝了,是那些吃惯了肉的人心疼,我还拍手称快呢~
我看有很多回答里,同仁们横向对比了中外医疗服务单价,差距之大令人潸然泪下。
就我本专业来说,咱一例无痛分娩硬膜外穿刺收费均价就几百块钱,同样的操作国外的麻醉同仁来做要千把刀,我们一天做十几台甲状腺手术,插管插一天挣的“工分”算下来也就两三百块,别人一次操作就超过这个数了… 价格上至少有个二三十倍差距吧…
但抱怨归抱怨调侃归调侃,指望中国医生劳动价格和欧美(主要是美国,毕竟连德国医生都在往美国跑)一个水平,那是做梦。
医疗可以简单等同于“买命”,为了生存人可以不顾一切,这当然会助开云注册APP下载安装推价格的增长,但对一个稳健的zf来说,一旦医疗价格升到占国家大多数的底层人民难以承受时,就会造成巨大的不稳定性。
只要中国的医疗还是普惠性质照顾到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人,只要医疗发展的目的是让多数人看得起病,要社会稳定要持续发展,医务人员的劳动单价注定升不到多高。
另外,美国医疗系统畸形的定价,造成的问题多多,知乎相关的回答很多,可以去看看。
个人认为,想改善目前医患都不咋满意的局面,想把普惠式的医疗更好更长久的贯彻下去,至少两点要搞好:
第一:预防的意义要远远高于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三早预防”,所消耗的医疗资源要远少于终末期治疗。目前我们慢性病人数超过三亿,治疗慢性病费用占疾病总费用的70%以上。(而承担三级预防“三早”预防的正是广大基层医疗机构,这也是下面说要大力支持基层医院的原因之一)
这也是我在临床上最感慨也最想去改变的:极重度COPD的病人,如果在慢支刚起病时就发现控制,病人就不会在ICU憋喘窒息体验慢慢“憋死”;糖尿病早发现早控制,终末肾病和下肢神经病变就不会将他们摧残的不成人形。多在社区量量血压发现高血压,急诊脑出血和动脉夹层的病人起码少一半。
说个印象深刻的例子:之前我一远房亲戚因为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被送到ICU,老爷子还不到七十(我应该叫表叔),送过来的时候说话都费力,喘的跟风箱似的,嘴巴像个紫茄子,整个人因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神志不清已经认不得人了…后来 ICU的护士跟我讲,入室时氧饱和度八十几,动脉血气氧分压只有可怜的20几(正常人在80-100mmHg)。
死者为大,但还是要说:表叔是典型的不听劝:年轻时去过石棉瓦场干活,做了十几年的泥瓦工,后面在筑路队打工,抽烟贼凶一天一包,四十多岁就开始冬天喘咳,让别抽烟——不听,让去医院看病——不去。
赚钱不容易,舍不得看病花钱;去医院太花时间,不想耽搁活,最终,一路滑向重症。
最近几年实在走路都喘,吃喝拉撒只能在床边这一小块解决,他儿子找了工业氧气筒竖在旁边,日日夜夜吸氧才能睡着觉。
对COPD这种只能缓解无法逆转的病,长期居家氧疗是治疗的基础,可以显著缓解症状并大幅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根据对慢性低氧血症患者中NOTT组(Nocturnal Oxygen Therapy Group夜间吸氧治疗组)的经典观察性研究,长期氧疗患者中有75%生存超过,而未吸氧组仅有28%熬过了五年观察期,研究证明对COPD等慢性低氧血症患者来说,每日吸氧时间和生存时间呈正相关。在生活质量上,长期家庭氧疗能显著改善缺氧憋闷症状增加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有质量的生存时间。钟南山院士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中指出过氧疗和无创通气的重要性:
哪怕他在五年前,能在社区卫生所里多吸吸氧,上正规治疗,现在的情况也会好的多。
现实来看,真正落实以预防疾病为主的健保体系,着力点应该是家庭医生(呐,现在号称签约率100%的“家庭医生”嘛…)、离家几公里以内的小诊所社区医院,用便捷广覆盖的网络拉起初步的疾病预警网,并让很多慢性病之初的病人,能用最低的成本和最节省的时间进行初步治疗。
在居家治疗这块,病人的相关意识也极为欠缺,很多病人从来没有以连续、发展的眼光看待疾病治疗,总认为去医院花了钱就进了保险箱应该治好,平时一不注意预防二不规律治疗,最后累积出过高的疗效期望和迁延的疾病病程。
即使有心去居家治疗,相关市场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让我们在选择时充满风险…以居家氧疗为例,去年年底国家药监局的抽查结果显示:52批次医疗器械抽检不合格,其中就包括医用氧气浓缩器(医用制氧机)…
上面说了,这个市场鱼龙混杂,挑到靠谱的机器真心不容易,预算够的话,推荐这一款:美国亚适CAIRE公司的Freestyle Comfort制氧系统,号称可以穿在身上的制氧机。
不依赖固定氧源,整机2.3公斤,配肩带可以带上飞机轮船,也能在海拔4千米的高原使用,随时随地启动吸氧,配套的11.5小时高续航电池让COPD患者基本告别活动限制了。
流量5档可选,5档出氧利用率约等于台式5升机,机能更富余、保障能力、流量控制范围和实用性更强。除涵盖3L适用人群外,还可用于症状更重、病程更长的病人,如肺通气功能中重度降低的肺水肿、肺心病、哮喘、慢性呼衰等。
对于居家氧疗来说,这款机器可以说是制氧机中的保时捷。当然,制氧机属于不便宜的“大件儿”,丰俭由人应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来,市面上其他牌子的很多款制氧机效果也可以,无非是可靠性、流量、续航等指标上的差别。多了解下相关行情,淘一款“平替”制氧机也很划得来。总的来说,还是建议别在这块舍不得,毕竟早期干预付出的成本要远低于终末期治疗。
多啰嗦一句: 大家不管是选制氧机还是其他医疗器械要多研究多做功课,只认牌子并不可取(毕竟现在贴牌的“进口”产品太多),也不要被广告牵着鼻子走,多上药监局的网站查一查,多了解一下品牌公司的背景。另外也不要一位只图品牌,“是否是专业医疗器械公司”,“在制氧机研发领域的历史”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术业有专攻嘛。入手前也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使用。
第二: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医院、街道诊所、乡镇卫生院、巨量二乙医院等等,要有大力扶持和长足的进步。
这些医疗机构对应的,是国外发挥转诊推荐、分级诊疗作用的中坚力量。至少是病人就诊的第一站,起一个预诊、分流、转诊导流的作用。
能在家门口安安稳稳把小病小痛都看好,没有谁想去大三甲医院人挤人的地方排队。
可问题是,基层留不住人——而医疗质量的本质是医疗人才。博士硕士在顶尖三甲卷翻天,而基层医院好多“大夫”看病要靠百度…
从全局上看,小病去大医院看,整体效率是很低的,三甲大医院的医疗资源有限,类似“刀尖”,总有被磨钝的一天。踩破门槛的病人带来的不仅是宇宙前几的医院规模、膨胀的院区,还有疲劳的工作人员,和无限拉高的管理和就医成本。
不搞分级诊疗,大医院的医疗质量是危险的,我们本就分配不均衡的医疗资源会更加头重脚轻。
只有老百姓能放心去社区医院看感冒和小病小痛,医疗价格在全局上才能真正落下来。
(或许临床躺学也是服务基层的一个要素? 狗头@陈子杨Dr.outside)
坐标杭州,985,硕士,外科医生,30岁,省级三甲。 这个收入,是一串男默女泪的数字。 同等学历的同龄人,有没有比这个更低的?请在评论区里留言,我想求安慰。 高中毕业的时候,长辈们对我说,医生好,工作稳定收入高,受人尊敬。我满心期待。 工作了以后,人们得知我是一个外科医生后常会说,医生好,工作稳定收入高,受人尊敬。我笑而不语。 工作以后我发现,身边的人包括自己,都是丝,起早贪黑,七点半到医院,五点半下班,钱是没多少,结石囊肿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一大堆。现在跟的一个师兄,是当年绍兴市高考状元,另一个师兄,高考理综满分,数学满分,英语148,谁吹牛逼挨雷劈。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无心吐槽自己的职业,回归正题,是医生,也当过患者家属,也当过患者,看病真的贵,说下为啥这么贵,钱都去哪了?
为啥贵?因为我们国家(或者说老百姓吧),又没钱又没技术,但也想跟老外一样活的久。
技术呢?别说药品了,现在三甲医院哪些东西不是进口的?药,器械,仪器,上到达芬奇机器人,下到一把血管钳。
这是德国蛇牌的血管钳持针器镊子,曾经一时激动想买那把最小的小镊子做纪念,你猜多少钱?300欧。
这两个房间里,有点技术含量的东西,从心电监护到注射器,国产的东西我估计不到20样。
你有的选吗?你没的选。这把镊子真的要这么贵嘛?为什么不能买路边小店15块钱一把的镊子?有这么天差地别嘛?
就有这么天差地别,多少次大出血,很深的一根小血管,国产的血管钳,就是夹不住,进口的一上,干净利索。
我们就说便宜货,哪怕是个注射器,国产的你敢用吗?有没有规范消毒过你知道吗?你敢拍着胸脯保证吗?(有同行指正大部分医院现在注射器都是国产的了,我去看了一下我们医院的,的确是,一开始只是打个比方,希望不会误导大家。)
每天沉浸在大国梦里,以为我们国家已经牛逼上天了,连个橡胶导管,金属导丝都造不好啊,求着人家去买人家国外的东西!
这就是技术封锁啊,这就是我一个镊子成本一百就卖你2000块了,你爱买不买吧,你还是得舔着脸说买买买的窝囊气啊!
所以我经常想,我们医院每年效益几十个亿,为啥还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新楼都盖不起一个。
原来不是我们医院赚了几十个亿,是人家老外通过我们医院,赚了我国人民几十个亿啊!
但凡中国人的技术可以赶上老外一点点,老外不想降价也得降价啊,为啥进口车越来越便宜了?因为中国人造的出来了呀!
人都是惜命的,都想给自己用好的,有多少人啊,跑来问我,医生这个药进口2500,国产的600,我吃国产的还是吃进口的?哪个好啊?
哪怕我说,差不多,进口的只是好一点点(我总不至于昧着良心说国产的吊打进口药了吧?)
2016年,我自己生病,花了一万多,感谢医保,给我报销了大部分,感谢医院(我的单位),又在此基础上给我报销了一大部分。
我爸爸生病,花了十几万,花钱的时候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知道我没有选择,我只恨,恨我们没本事。
最后感谢国家感谢医保,前后大概报销了50%,我觉得我们国家一直在医保福利上努力,没什么钱,能做成这样,不容易了。
再多说两句吧,我们现在看病贵,其实是在还一两百年前老祖宗们不争气欠下的债。因为科学技术尤其是医疗技术发展不过别人,导致现在我们各行各业努力积累下来的财富,人家发达国家只要用一两个高精尖技术就可以收割走,辛苦赚钱一辈子,就当做给发达国家的买命钱。而我国人口基数在那里,市场就在那里,技术封锁会越来越紧密,中国人就是他们的印钞机。而发达国家拿着我们给的买命钱,继续吸引培养人才,研发新的医疗科技来进一步收割我们的财富。所以国产药只能打价格战,靠便宜卖赚点钱继续做研发,要不就只能做点坑蒙拐骗的行为维持效益。所以我国国产药的报销比例比进口药高很多,为的是什么?为了杀出一条血路啊
科学技术落后导致我们越来越穷,穷导致科学技术就赶不上去。恶性循环。一步落后,追起来可就没这么容易了。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医疗技术被彻底垄断,就不再是看病贵不贵的问题,是中国人一辈子给发达国家打工的问题。
所以大家努力吧,有天我们国家真的腾飞了,看病自然就便宜了,虽然我认为还要很久很久。
就评论区几个容易一起争论的问题谈谈个人看法吧,都是跟外国留学生,留美留欧的同学交流得来的,仅供大家参考:
1.为什么国外的人看病也是这么贵?国外看个病比国内贵的多的多了,国外没有技术垄断,钱都让火星人赚去了?
第一,觉得国外看病贵,只是中国人的看法,因为中国人穷,人家的收入比你高不止一个档次好吗?非要用我们的消费能力去评价发达国家的收费。
有人说同样的仪器药品,美国也是这个价。我必须承认,美国的研发和人力成本在那里,人家也不会摆明了高价卖我们。但同样十万美金医疗费,两国人民心里的冲击是不一样的。人家只是一年年收入,你可能是一辈子。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美国剪个头发可能要50刀,国内剪个头发25块人民币。如果我们国家没有理发师,没有剪头发的能力,而中国人也想剪头发,只能让美国人来剪,不得不给50美刀,我们就会觉得很贵了。你问老美,你们剪头发贵嘛?人家当然说贵,因为人力贵啊,所以很多美国人自己剪头发,好丑。但你说我们为了啥场合不得不去50美刀剪个头的时候,中国人和美国人开云注册APP下载安装,到底哪个更心疼?
第二,美国一些发达国家的民众觉悟都高很多,知道医疗是无底洞,政府福利能帮到的很少,所以商业医疗保险很成熟,既然有保险,为什么医疗收费要很低?
第三,国外的民众医疗福利,你一个外国人(哪怕留学生),当然享受不到。美国看病要真是你想象的那么贵,民众早就把白宫烧了。
所以,你寄没人家有钱,又没买保险,又享受不了他们的医保福利,然后你说人家看病好贵啊,不觉得很可笑吗?
因为贵是事实,即便再有钱的国家,医疗问题都是存在的,因为医疗就是无底洞,医疗就是烧钱,大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嘛?不是。中国医疗10万亿,很多钱吧,分下来每个人头只有8000块,能做什么?(之前算出来是每人800,为自己的数学捉急(°ー°〃))
每次看到干部病房里,那些可以免费医疗的退休老干部,十万,二十万,一百万,吊着一条命,医药费,真是没有上限的。美国人也是人,美国人也想吊着命活下去,所以医疗还是贵的,但他们的贵,跟我们的贵不一样。
就像打车,他们花很多钱是为了车跑的快跑的久坐的舒适,我们花很多钱是因为起步价高每公里数单开云注册APP下载安装价高。
至于为什么国家不能实现全民医疗,我在另一个回答里有很详细的阐述。麻烦移步看一下,或许会有收获。
贪腐的问题我不懂,不谈。我只知道如果不收高税,怎么保护国有企业,人家稍微一打价格战,国产企业分分钟倒闭,到时候人家垄断起来,只怕贵上天。
我个人,我的收入就是这些,之所以选择报税的界面,因为里面包含了奖金,五险一金,住房补贴,所有的所有。我有没有灰色收入?没有,因为我还不够格。你们爱信不信。
对于年轻医生,在小医院比大医院有钱,因为大家水平差不多,而小医院要留住人才必须提高酬劳(不管是工资奖金还是灰色收入)
对于老医生的收入,在大医院吊打小医院,为什么?因为前者牛逼后者太多。前者是千军万马里杀出来的,站在行业金字塔顶端的人。
去年去香港交流学习,吃饭期间正好他们在讨论当地的几个公立医院的年轻医生,在罢工,后来得知原因,是因为嫌每个月16万港币的收入太低。我目瞪口呆。
我问后来怎么解决的?涨工资了吗?香港医学专科学校的教授说,干嘛要涨,一句话“你们自己没本事,有本事就去私立医院让他们给你们开百万月薪啊”,然后就把那群人打发了。我再一次目瞪口呆。
然后有个教授说这有什么,于是拿另一个专做胃镜的教授举例说:那个教授,胃镜做的数一数二,很多人找他做,他做个胃镜收8万(我们医院是500),医院收2万,他拿6万,来做的人络绎不绝,他每年给自己定规矩只上200天班,年收入维持在3500万到4000万港币即可,剩下的时间给生活和爱好。问他有什么爱好,赛马啊,游艇啊,高尔夫啊。
说这个事情,想说什么?任何一个行业顶端或者说行业金字塔上层的人,有钱是必然的,顶级设计师,顶级导演,顶级理发师,顶级建筑师,顶级会计,顶级演员,顶级工程师,顶级码农。。为什么你们就受不了顶级医生有钱?
就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着社会主义的伪面具,就必须压抑市场,压抑供求?
所以什么红包啊,药品提成啊,都只是顶级医生收入的表现形式而已。本质是什么?本质就是,他就是值这么多钱啊。
你以为那些来看病的人,不知道要给这个医生红包,不知道这个医生有药品提成吗?为什么还是义无反顾的来找这个医生,而不去找村口卫生院的老王大夫?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医生就是值这个钱的啊!为什么没给100万的红包啊,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医生不值一百万啊!
所以现在国家在大力提倡民营资本介入医疗行业,发展私立医院,自由执业,多点执医,都是在为开放医疗做准备,现在已经没有红包一说了,也没飞刀一说了。叫会诊费和会诊。这些钱都已经是可以收税的明明白白的钱了。如果在私立医院,药品提成也会很有效的控制,因为医院也不会允许提成太多,因为这样子总体费用上去了,影响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吃亏的是医院。
等到以后私立医院起来了,你可能会看到顶级医生在那里收着5000的挂号费,拿着2万的手术费,却依然门庭若市,到那个时候,撕下了社会主义的假面,不知道你是否还是会这么义愤填膺?
再次说一下,我没有灰色收入,因为我不值那个钱,我还不够厉害。但我会努力工作,好好学习业务,争取以后也成为一个顶级医生,只是我希望到我那个时候,我拿的不再是红包,不再是药品提成,而是明明白白的百万年薪。省的受那么多窝囊气。我相信这一天不远了。
1.为啥国家财政拨款里医疗经费这么少?比如两千万亿的财政收入,只给十万亿投入到医疗保障(总财政收入多少我是真不知道,打个比方而已,不要较真哈),到底眼里管不管民众死活?
假设国家的财政拨款总额(年结余)有限,相当于每个人的储蓄有限,那么国家不大力拨款医疗,相当于在克扣老百姓的买命钱去干别的事?生气吧?
好了,我们假设国家把所有钱都投入医疗,相当于每个人都把攒下的钱,拿去看病。意义在哪里?我们这代人能活的更久。仅此而已。容我说句难听的,绝大部分人多活十年的意义有多大,都是吃饭拉屎(话糙一点,别急着喷我)。
缺点是,我们把全部家当都拿去买命了,没留下啥钱给小孩子教育,给国防,给科学技术,给工业。而国外拿着我们的倾家荡产毕生积蓄,继续发展,在科学技术上跟我们的差距越来越大。
虽然现在看上去国家在做吃力不讨好的大恶人,但就像一个理智的大家族家长一样,狠心让老人逝去,把钱留给下一代,把希望留给下一代。
2.医疗圈里的人可能会吐槽,国家投入到医疗,甚至生物科技,医疗研发的钱也没见多少啊?
如果医疗技术的落后是一个木桶照应,那最短的短板,肯定不是医疗水平,大家通过前文也看出来了,是工业,制造业,计算机,精密机床,五金冶炼(知道的词不多,就这样吧,大家懂意思就好。)
说的难听点,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队友拖后腿,你天赋异禀也没用。
还有句更难听的,有句话说,大部分人的努力,远没到拼天分的地步。我们国家的医疗技术的落后,是最基本的一把镊子都造不好,一张CT胶片都造不出来,还远没到需要拼医疗水平的地步(当然医疗技术水平也是落后的,摊手)。
所以我并不指望对于国家医疗的投入支出能大到哪里去,大家也有这个心理准备就好。
(别激动,是有监管的市场化,有本事的卖的贵,没本事的喝西北风的意思。跟莆田坚决划清界限)。
有这么一个国家,它的国民看病是全部免费的,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不管你生了什么病,不管你的治疗需要多少成本,都不会向你收一分钱。
在这里的医院,甚至都没有收银台,根本没有一个人会向你提起算账的事情。看病、做检查和院内用药都是全部免费,而你去外面的药店拿药,政府也会给你报销绝大部分,你只负担一点点零头就可以了。
甚至,每一个人还会有分配的专属家庭医生,这个医生会和你进行常年一对一服务,掌握你的全部身体资料,在你生病的时候能迅速判断病情,送到相应的专科医生那里。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国家免费医疗体系,一个听起来非常美好的医疗体系,因病致贫,在这样的国家里,是不存在的。
加拿大,正是这样一个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按理说这里的国民应该生活的非常幸福,至少不会为医疗费用发愁了。
近日,加拿大33岁女子Inez,在脸书上传了一段视频痛诉加拿大医疗系统。两年前,Inez感觉身体不舒服,预约了家庭医生来检查身体。
但是由于医疗资源紧张,预约被排到了两年之后,等轮到Inez时,医生检查发现她已经是癌症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现在只能等死。
绝望的Inez预约了心理医生,想开导一下自己,结果被告知心理医生需要预约在7月才能见到。
不是的,Inez所在省,一名家庭医生的候诊名单上有55801个人!家庭医生忙的像陀螺一样。
也就是说,你今天挂个号预约家庭医生,你的号码是55802号,你要等医生看完前面55801个人,才能轮到你。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葩的现象,因为在加拿大,看病是免费的啊,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你是大病还是小病,看病都是免费的。
所以,不管有病没病,我都让医生看看呗,就当做个体检了,万一有病呢?反正是国家的钱,又不是自己的钱,不花白不花。
甚至现在加拿大人已经养成了一个风气,这次检查完毕之后,就立刻预约下一次的家庭医生,因为排队时间太长,先排着呗。
有在加拿大定居的中国朋友称,她有一个好姐妹在加拿大等了5年都没等到换骨盆手术,靠辅助工具走了5年,最后心脏病突发去世,结束了自己的排队之旅。
在加拿大,医生鼓励自愈,依靠自己的免疫系统抵御小毛病,所以在加拿大止痛药大行其道,因为看病太难,排队时间太长,很多疾病就在漫长的排队中自己就好了。
没有医生的处方,你根本买不到抗生素,在加拿大买抗生素比买枪还难,所以大家就只能多备一点止疼药,有病就靠这个了,包治百病。。。
全民市场化医疗能够让效率最大化,全民免费医疗能够让公平最大化,公平和效率不可兼得,如何平衡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是各国医疗体系都面临的巨大难题。
但是不管你怎么平衡这个关系,我们都必须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医疗资源是有限的,医疗人员、医疗器械和药物都是有限的,再富裕的国家,也不可能让全国每一个人都无限住ICU,获得最优质的医护服务。
例如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英国,每年需要花费2000~3000亿美元来维持免费医疗体系,大概占到英国GDP的8~12%,英国政府预算的1/4以上。
但是,英国人看病依然需要排很久的队,那也是以月为单位的,不管你投入多少资源在医疗上面,那都是不够用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哪怕我只是一个感冒,如果你让我住ICU,给我提供5万一天的医疗服务,如果不用我花钱,我也不认为这是过度医疗,我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政府的钱不是无穷无尽的,政府本身也不创造财富,政府所有的钱,都是来源于税收,所谓政府买单,本质上就是全民买单。
如果英国每年需要花费2500亿美元在免费医疗上,占财政收入的1/4,那么取消这个免费医疗,英国纳税人就可以减少2500亿美元的负担,所有人的税收将会降低1/4。
而对于没钱的国家,能不能实行免费医疗体系呢,也可以,例如不丹,不丹就是一个免费医疗国家,但是这个国家很穷,非常穷,人均GDP连2000美金都没有,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00多名。
在不丹,医疗体系形同虚设,基本什么病都看不了,胆结石都没能力查,做手术只能出国,甚至不丹连医学院都没有。。。
而且,这套免费医疗体系最大的悖论在于,它表面上是为穷人服务的,实质上并没有把穷人的生命权放在眼里。
欧美的医疗体系,非常擅长花几百万美金让无解的绝症延长几个月的生存期,但是非常不擅长给普通病人及时治疗普通疾病,即便是在医生工资超过中国几十倍的前提下。
欧美国家特别喜欢研发癌症药物,在癌症上的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中国,因为这些药物研发能给公司带来暴利。因为这些药物,可以用医保来买单,哪怕再贵也不愁销量。
而那些普通的疾病,则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医疗创新出现了。没有创新也就罢了,连给国民提供最基础的医疗服务都不愿意了,就喜欢让小病拖成大病,然后来治疗你的大病,又能多花钱又能体现自己的爱心。
虽然对于病人来说,看病是免费的,但是对于医院来说看病可不是免费的,而且还很贵,无非就是医保替你买单了而已,欧美医院也是要赚钱的。
某网民弟弟在美国谷歌总部工作,公司给买了商业医保,上个月她女儿发烧,去医院检查,抽了个脊髓液,没啥事,看完花费3万美金,保险报销29500,个人负担500。
而同样的脊髓液抽取检查,在国内哪怕是自费也只需要200元,单位是人民币。
而美国的政策和英国、加拿大又不太一样,美国的医疗免费那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你平时必须要交医疗保险,政府不做中间人,你的钱直接交给保险公司。
本质上和英国是一样的,依然是纳税人出钱,无非是税收的名义,还是保险费的名义而已,只不过美国更加市场化一点。
所以,在美国,你必须每个月都交医疗保险,如果你不交,那就没有免费医疗,一旦生病,那个看病费用会吓死人。
由于美国医疗价格昂贵,所以这些年流行美国人来中国看病,也流行中国人去美国看病。
什么意思呢,因为近些年中国的医疗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基础医护领域已经和美国不相上下了,但是费用却非常低,差距达到几十倍。
而在美国,医保费用是非常昂贵的,有时候会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小心断缴,一旦断缴,则免费医疗立刻被终止,续交需要重新等待一段时间。
在断缴期,如果生了病,小病小灾忍忍就过去了,如果病情稍重,与其在美国看病,还不如花点机票来中国看病,费用要低很多很多。
而且在美国,由于实行的也是变相免费医疗,所以看医生排队时间也是非常的长,虽然没有加拿大那么夸张,但是你看个病排队八九个小时甚至几天也是很常见的。
如果你是有钱人,你可以不去医保医院,去私立医院,那里可以立刻就诊而且服务周到,不过需要自费,费用是天价。
所以,有很多美国的穷人,穷到断缴保险费那种,以及部分不愿意在美国排队的中产,他们会有一小部分人,索性选择来中国看病。
那为什么说也流行中国人去美国看病呢?因为在尖端医学领域,尤其是癌症和艾滋等绝症方面,中国和美国的差距非常巨大,在中国,不管你多富,你拿钱也买不到命。
所以,有很多中国的富人,在身患绝症之时,纷纷跑到美国去接受尖端医疗,在他们看来,10万美金,100万美金,只要能治好病,那都不是问题。
于是,美国穷人来中国治病,中国富人去美国治病,这个奇葩的现象就这么形成了。
很多移民欧美的华人健康,在出现大病的时候依然愿意飞回国内自费治疗,尤其是留学生群体这一现象最为严重。
我知道大家天天吐槽中国的医疗体系,但是欧美国家他们也在吐槽自己国家的医疗体系,全天下都一样,不可能有让人彻底满意的体系。
相对而言,中国是世界上在医疗效率和公平领域平衡的最好的国家,尤其是对穷人而言。
往期精彩注册制掀起的激荡风云半年能赚4.4万倍的生意,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1994年,木星曾帮地球抗下了21波灭星级打击国家在努力帮你实现财富自由,只是你不相信而已年轻人羡慕的不是沈大师,而是他26年的带薪流浪吴秀波把小三白睡7年,然后送进监狱,要分手费是否合法?关于找工作,我发现了一组非常有趣的数据你吃的这款药,毒副作用尚不明确
我原来有个病人,COPD晚期,PLCH可疑,满肺的肺大疱,肺功能极差,住院期间肺大疱一个接一个的破,一破就包裹性气胸+呼吸衰竭。
这个病人的难度就在于15分钟之内如果不能完成气胸引流就要GG。但是15分钟是来不及做床旁胸片的,所以只能依靠听诊和叩诊完成气胸定位并迅速做完气胸闭式引流。
能靠听诊和叩诊定位包裹性气胸并完成引流的医生,全国少说也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但是这些人当中只有我一个人能在5分钟内赶到他身边,其他人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好在这个病人是个大老板,一直在联系肺移植,所以只要肺移植成功,就能完全恢复。那么就只剩下一个问题,等待肺源的这段时如何保命。
这个病人我管了一个多月,好几次都是半夜三更打电话给我的,因为我当时住在医院对面,5分钟就能赶到病房,10分钟就能搞定手术,所以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所以人都觉得,只要我在,这个病人就一定能挨到肺移植。
但是,我老婆那是怀孕9个月,随时要临盆,准备去月子中心。当时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回老家生,月子中心只要2万,一个是在现在的城市,要5万多。而3万块钱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目。
或许中国医疗不是那么廉价,医生不是那么缺钱的话,这个病人的结局会完全不一样。
有人私信我请求转发公众号,同意。已经备好毛巾擦脸上被喷到的口水,没想到点赞的多。
有不同观点太正常,吐槽看病贵也能理解(有医生提到自己看病花钱肉疼,那就对了,我也是)。
现实中有患者觉得看病贵时选择辱骂医生,这时只能听着。知乎的好处就是可以酣畅淋漓的赠送个举报,算是医生免费的服务,譬如这位用户就不必谢我了
有人指出医生不应该为医疗体系背书。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作为患者家属非常受益于目前的医疗体系;作为医生则被坑了多年,但以后也许会受益于制度的变革。
个人感觉体系在重组ing,未来药物支出也许会下降,但总支出会增加,毕竟对优质医疗资源的价格行政管制,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还有人说你不考虑到穷人,大病不治,因病返贫……好吧,还请阅读而非跳读……我的家庭曾经几乎奋斗到金字塔上层,结果一场重特大病从富裕回到小康,感谢医保,否则就是温饱线上度日。我工作中曾为了帮助穷人出力出钱,甚至自己受其所累,不觉得愧对职业。不看全文就对我开嘴炮的读者如果给底层患者捐点儿钱,会更钦佩您。
还有人说你没有数字说个……您说的有道理,所以贴在下面。但解读数据也可以角度不同,所以您就按照自己的逻辑思考好了,我本来也只是小心翼翼的表达自己,没打算说服别人。
国内外:2015年,梅奥,1132个床位,2500名医生,42000名医务人员,年入90亿刀。郑大一附院,编制床位7000张,6764名职工,年收入约13亿刀。协和2015不详,度娘2014年约8亿刀。
2015年全国居民医疗保健人均消费1165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中位数19281元。即使全自费就医支出也只是人均收入的4%左右(住过院的人会奇怪,所以想一想很多不住院的健康人在交税贴补你!)。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医疗支出确实一直在增长,老龄化社会,疾病自然更多了。读者可以不信统计局,但我没有更权威的数据了。
本人是一名三甲医院高年资神经科医生,听惯患者和家属抱怨看病贵,看病难,也目睹个别患者因病返贫,甚至无力治疗等死的悲剧。
我所有直系亲属无一例外都因病先后住过院,意味着我也是资深患者家属。所以对“贵,难”,有自己的体验和看法。
先搬出肯定要被拍砖的结论:当今,如果不是非常的疑难危重病,如果不是社会最底层,如果不是万众去协和,那么即使相对收入而言,在中国,看病不贵,也不难。但未来怎样并不确定。
为什么说多数情况下看病并不昂贵呢?以本人为例,前面说过我自己是资深患者家属,资深到什么程度呢?近十五年,我父母,岳父母,兄妹,太太,孩子因为外伤,肿瘤,胆结石,胆囊息肉,疝气,白内障,子宫肌瘤,脑梗塞,剖宫产,保胎,肺炎,重症腹泻等疾病(说好听点儿叫经历丰富,说难听些倒霉催的),先后在帝都三甲,省市三甲,地市医院,正规民营医院住院治疗。涉及的内科,外科,骨科,妇科,产科,儿科,神经内科,肿瘤科,眼科等等,花费自然不菲。
可是讲真,说话要公平,我的家庭收入在省内中等偏上,但如果看病真的很昂贵,或没有医保的支撑,那么面对这么多家人,这么多疾病,早就破产了,还有心情在这里刷知乎?说完了自己说别人,客观的讲,我作为日常遇到很多疑难危重病的神经科医生,每天都能听到对医生医院的抱怨,但真正因病破产的患者,其实百千不足一。所以我认为多数情况下看病并不贵。
为什么说看病不难?几乎所有人到帝都或省会的三甲医院,会感觉方向迷失,拥挤不堪,排队漫长,态度恶劣,心情不爽。然而无论体验多么糟糕,事实摆在那里,提前做好挂号功课,早去一会儿,有些耐心,最多找找黄牛(支持打击黄牛,提高医生诊费),多数患者在数日内甚至就诊当天,都能见到自己心仪的专家。至于这样的就诊效率怎样,诊金是否昂贵,有兴趣的读者何不在知乎,百度,甚至网易上查询下国外就诊的经历,就会有所体会。在国外看过病的读者,体会将更加深刻。所以多数情况下,看病也不难,至少不是很难,只是在拥挤吵闹的环境中,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谈不上体验愉快。
其实只要仔细思考就知道,毕竟,很多人会专程从国外飞回来做手术,种牙的,如果国内真的看病贵,看病难,他们是疯了吗?也有人可能会举例说你看国内也有很多人到国外体检,治病。可是,出国看病的这群人总体家庭收入很高,对医疗质量和体验更敏感,而不是对价格更敏感。他们出国为治病而非省钱。
还有回答抱怨在协和,301看病难,还要负担旅差费的,说明看病贵。可是你看美帝政府医疗投入巨大,人口也只有天朝两成,同样不可能每个患者都去梅奥,克利夫兰,麻总就诊的,更不可能去负担家属差旅费。既想享受最好的资源,还不想付出金钱代价,还要抱怨看病难,那么这个问题恐怕是无解的。
那么什么时候看病贵,看病难?疑难危重病会很贵,很难。 底层的贫民会很贵,很难。
前面提到我一位家人恶性肿瘤,帝都先后诊治十年,家中即使不算治疗费用,搭上的旅费,住宿,陪护费,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花销。虽然有医保托底,也还是对家庭命运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譬如十年前曾计划在帝都购房,但后来要优先看病所以错失投资良机。又譬如我在帝都,目睹一位重症脑炎患者,16岁花季,在最好的神经科ICU三个月,家中花费150万(近十年前,仅医疗费用),最后不治。再譬如我科的一位极危重的患者,家中卖了一套房子,成功的保住了一条命。
我曾收治一位50岁农家妇女,格林巴利,呼吸机支持七天,花费三万,估计家中再有三五万就坚持过最危险的时刻了,但家人就是没有这笔钱,于是选择放弃。我终生无法忘记当时患者绝望的眼神。
那么对上述两类人群该怎么办?主流的意见是政府应该负责。可是政府真的有能力全部负责吗?自己想一想!
最高效廉洁的政府,选择也有限: 不想看病贵,要么高税收,高福利,养懒人多(坐标,英国,从摇篮到坟墓的医疗体系快崩溃了);要么低质量医疗,任谁都只给维生素与青霉素(坐标,朝鲜,不解释)。 不想看病难,要么压榨好医生,每天看二百个号,直到累死他们为止(当今,天朝);要么增加低水平医疗,大批赤脚医生(七十年代,天朝)。
目前的现状是,大家都在抱怨,却鲜有人愿意去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去努力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譬如无数人在抱怨等候三小时,看病三分钟!似乎很少人思考,怎样才能既让医生与每个患者都交流半小时,还能保证自己当天就能看上病!
譬如无数人在抱怨为什么看病报销比例太低!似乎很少人思考,怎样才能既让民众看病免费,还能保证不增加税负,医保不穿底!
譬如无数人指责医院没有钱就见死不救!似乎很少人思考,怎样才能让医院医生既勇于担责,还不需要担心最后需要自己出力还出钱。
譬如无数人指责医生态度冷漠!似乎很少人思考,7×24+职业风险+评价负面+职业倦怠,单纯的指责更有助于解决问题还是会更加剧医生的冷漠?
譬如无数人痛斥红包回扣!似乎很少人思考,巨大的前期投入,微薄的阳光收入,消退的职业光环,恶劣的行医环境,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违背经济规律换取民众满意的做法能否长期维持,这种环境下换了自己是否能如圣贤初心不变?
最有效与最的方法是看完病后去闹,天朝常常是按闹分配的。只是法律,ZF,社会都逐渐意识到医闹的巨大危害,行不通的风险越来越大。但仍然非常适合没有任何道德底线的患者。
最优秀与最合理的方法是保持相对健康的生活习惯,努力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参加基本医保,购买健康险,尊重与认识医生朋友。或许是避免看病贵与难的最佳方式。非常适合正常心态的社会大众。
如果自己非常不幸罹患不治之症怎么办?当然令人同情开云注册APP下载安装,但写文字的我与读文字的你,谁会不死?
就我自己而言,走到生命尽头时,更愿意在爱人臂膀的怀抱中节俭安静,而不是在ICU管路的环绕中奢侈痛苦的离开这个世界!记得一个数字说:国人60%的医疗支出在人生最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