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早已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截至2021年7月26日,中国新冠疫苗已累计接种超过15亿剂次。但是,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依然记忆犹新,且持续产生影响。尤其是互联网医疗行业,因为其缓解线下医院压力、减少人员聚集的特点,在抗疫防疫中大放异彩,并在政策红利刺激下呈爆发式增长。
本文将总结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历程,分析疫情和后疫情时期政策和行业变化,为互联网医疗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研判提供思路。
从2000年国家出台允许OTC线上试点销售政策以来,互联网医疗已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互联网医疗身兼“医疗卫生”和“新型技术”两大属性,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互联网医疗行业具有较强的监管特性,在其发展过程中,监管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行业发展,因此通过政策追踪可以探究其发展历程。
200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的通知》,开放了OTC线上销售,标志着互联网医疗行业的起步。但2010年以前,药品网络销售并未形成规模。
在此期间,中央和各地陆续出台更多规范和细化互联网医药电商的政策。同时,国家药监局批准95095医药平台、八百方、1号店等部分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开展为期一年的网上零售试点。国家开始重视互联网医疗发展。
2016年前后,药监局明令禁止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2017年,卫计委发布政策,叫停部分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疗行业先前的高增长势头受阻。
2018年,《互联网医疗管理办法》、《互联网医疗管理办法》、《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等政策出台,明确了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的市场进入、执业纪律、监管等相关政策细节。2019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解除了对处方药线上销售的管制。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促进了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鼓励、规范和细化互联网医疗的政策层出不穷,互联网医院数量激增,企业各显神通加速发展。
为了防控疫情、缓解线下医院压力,减少人员聚集,国家密集出台政策鼓励互联网诊疗。要求各省建立互联网诊疗服务平台、指导各地加强互联网诊疗宣传、通过互联网引导就医、开展新冠病毒防治知识培训、咨询和搭建远程会诊平台等。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国家要求各地总结、推广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的优秀实践经验,表明疫情常态化后仍要发展互联网诊疗的态度。
疫情期间,药品网购的“不见面”购药优势凸显。疫情常态化后,发改委对网售药品政策态度发生转变,在《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和《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中都提及鼓励网络售药,网售处方药也从2020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中移除。随后,在药监局发布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专门针对药品网络销售制定了专属监督管理办法。并且管理办法在《药品管理法》中进行了细化,体现国家对药品网络销售业态发展的关注,药品网络销售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疫情爆发后,为了最大化互联网医疗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互联网医保紧急“上线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紧急出台《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规定了疫情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相关事项,明确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可以被纳入医保。该政策出台后,北京、上海、天津、福建等地迅速将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其中福建省级机关互联网医院在3月3日试点上线在线医保结算服务,成为全国首家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实现医保在线结算的互联网医院。
在各项政策的鼓励下,各地大力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截至2020年10月已建成852家互联网医院,拥有主要医疗资源的公立医院是互联网医院建设的主力军。
在公立医院主导的互联网医院中,从医院类型上看,综合医院为主,专科医院数量较少。开通互联网医院能够帮助综合医院有效区分患者,通过将有常见病、慢性病复诊需求的患者转移到线上,减轻线下门诊负担,最大程度地扩大其对于首诊患者的接纳能力。从医院等级来看,三级医院建设的互联网医院数量最多,开通互联网医院同样能够减轻线下就诊压力和提高患者的就诊效率。
由于全国各地医疗资源、医疗水平、医疗信息化水平不尽相同,各地建设公立互联网医院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别。总体呈现出沿海城市发展快、互联网医院建设数量多,内陆地区互联网医院逐渐发展的趋势。从数量分布来看,公立互联网医院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沿海省份和城市。山东、广东、江苏开云注册APP下载安装、浙江公立互联网医院数量遥遥领先,其中山东达到了116家。第二、三梯队的上海、四川、辽宁和北京,公立互联网医院数量均达到20家以上。
各类企业借助政策红利、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各种创新发展方式,横向拓展业务,纵向提升专业度。艾昆纬总结了行业三类主要企业的发展现状。
①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通过推出全新服务提高消费者诊疗体验,并利用平台名医资源成立专科疾病中心,打造平台专业形象
平安好医生推出战略产品私家医生,为平安高净值客户和惠氏、北大方正人寿、光大银行等核心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一对一专属私家医生服务,以提升核心客户诊疗体验。
平安好医生也成立了互联网眼科中心,打通线上医保商保支付,辅以药品配送,连接线下眼科、眼视光诊所、眼镜店等眼健康服务机构,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眼科专科医疗服务。春雨医生联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郭应禄院士团队,发布互联网男科专科品牌,利用互联网提升男科临床水平,规范互联网男科诊疗服务医疗。
②互联网电商企业则拓展在线诊疗,打造“药+医”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平台,并提供定制化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转型医疗科技服务企业
阿里健康做深互联网医疗业务场景,向打造独立医疗健康管理平台的方向发展。2020年9月,阿里健康App正式更名为“医鹿”,拓展在线诊疗,并整合天猫医药、支付宝、夸克搜索等业务,提供智能搜索、体检疫苗预约、药品闪送、医患交流等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京东健康通过建立虚拟专科中心和推出家庭医生“京东家医”,深度布局互联网医疗服务,在拓宽诊疗病种的同时,将医疗问诊场景向健康管理场景延伸。
2020年4月,京东健康与天津市南开医院合作搭建南开京东互联网医院,深入医疗院内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并开展供应链和物流合作。阿里健康不断探索智慧医疗领域,通过数字基建寻找新的增长点。2020年11月,阿里健康布局的熙牛医疗与浙大一院共同打造的“未来医院”信息系统上线,成为全国首个基于云架构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
③医药企业与互联网医疗平台企业广泛合作,探索基于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慢病、专病患者全病程管理体系,并着手布局数字化、智能化医疗解决方案
2020年拜耳、勃林格殷格翰等20多家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展开针对慢病、专病的全病程患者管理体系合作。例如:勃林格殷格翰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京东健康、好大夫在线家本土互联网医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慢阻肺、哮喘、高血压等慢病治疗领域,开展医疗、药品配送、疾病管理、医患教育等多方面合作。另外,赛诺菲正式成为京东健康糖尿病中心的首家深度合作伙伴。双方将共同打造基于互联网医院的慢病管理新模式,为糖尿病患者构建“一站式”全闭环服务场景。
医药企业也与相关企业合作,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医疗领域。诺华携手腾讯发布全国首个针对心衰疾病的人工智能疾病管理平台“护心小爱(AI)”,实现心衰等慢病的全病程数字化管理。赛诺菲也与腾讯强强联合共同探索罕见病、神经和糖尿病等疾病领域的数字化医疗服务开云注册APP下载安装。
艾昆纬总结互联网医疗发展历程,分析当前政策和行业现状,提出未来发展的三点预测:
国家对互联网医疗仍持支持和鼓励态度,并将出台更多细化政策以推动处方流转、医保支付和药品网售等互联网医疗关键环节的发展。在处方流转方面,电子处方审核和监管流程、处方流转平台建设标准等方面将进一步明晰;对于互联网医保政策,各省有望出台明确互联网医保支付病种、细化医保监管流程等的细则文件;同时,药品网售监管细则有望出台。
未来各省或将建立统一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标准化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同时,各省也会建立拥有统一信息系统和数据标准的互联网医院、统一的医保结算平台和处方流转平台,以实现医疗信息跨区域、跨平台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实现更大范围的处方流转、分级诊疗、异地就医、异地医保结算等医疗活动。
对于医药企业,互联网医院将会成为重要的药品销售和推广渠道。未来,药企的高价药、创新药和自费药将逐步上线互联网医院。同时,药企也会深化和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合作,通过建立专科互联网医院、疾病管理平台等方式,为希望获得更好治疗效果和诊疗体验的患者提供优质的、一体化的诊疗解决方案。